“中心”依托单位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从事有机硅单体及聚合物研究的单位,拥有一支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济丰富的科研队伍。“中心”成立以来,针对行业共性及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每年都有数项新成果问世。研究成果涉及单体、聚合物、后加工技术、应用技术及工业生产专用设备,其中绝大多数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

     “中心”开发的科研成果经过多渠道转化,辐射到全国各地,对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问题发挥了作用,带动了有机硅行业的技术进步。

1)成果转化项目

   (1)甲基氯硅烷单体合成技术及专用硫化床反应器

     开发了合成有机硅单体的新型“流化床反应器”等专利技术,该流化床反应器具有结构合理、时空效率高、主要产物二甲基二氯硅烷选准选好等优点,配合“中心”自行开发的单体生产技术和专用催化剂,使我国有机硅单体生产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外同类技术水平。本技术先后转让到浙江新安、蓝星星火、山东东岳、四川硅峰和湖北兴瑞等有机硅单体生产企业,受让企业每年新增产值数十亿元。“中心”转让技术后,长期为企业提供铜粉催化剂和技术服务,为“中心”和企业都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2)300吨/年有机硅单体用铜粉催化剂

     根据“中心”的发明专利“有机硅单体合成用铜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建立了300吨/年有机硅单体用铜粉催化剂生产线,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和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指标,在浙江新安、浙江合盛、江苏宏达、江苏弘博、山东金岭、湖北兴瑞、四川硅峰、唐山三友、鲁西化工等有机硅单体生产企业得到应用,为”中心“和使用单位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3)万吨级热硫化硅橡胶生胶生产技术

     开发了专利技术“硅橡胶生胶连续聚合装置及工艺”和与之配套的“新型混炼捏合机”,不但“中心”自已用于生产,还先后转让到波兰、韩国、香港、台湾以及内地共15家企业,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心”开发的“千吨级热硫化硅橡胶”成套技术于200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随后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效率更高、能耗更低的万吨级热硫化硅橡胶生胶生产技术,依托该技术为蓝星星火化工厂设计的10000t//a热硫化硅橡胶生产线于2008年建成投产,目前装置运作正常。

   (4)系列有机硅下游产品生产技术

     “中心”依靠自身的技术积累,不断开发出有机硅下游产品工业化生产技术,近年开发成功并转让给企业的生产技术主要有:5000吨/年室温硫化硅橡胶成套生产技术、5000吨/年硅油及二次加工品、1000吨/年羟基硅油生产技术、400吨/年水溶性硅油生产技术、400吨/年氨基硅油生产技术、200吨/年苯基硅油生产技术等。

   (5)三氯硅烷合成技术及专用流化床反应器

     近年来随着太阳能电池的开发和应用,国内对三氯硅烷的需求量大增,而国内无论是生产技术还是产量都不能满足要求,基于这种情况,“中心”依靠在有机硅单体方面的技术积累和生产经验,开发了万吨级三氯硅烷流化床反应器及其生产工艺成套技术,该技术突破了目前国内生产三氯氢硅装置规模小(单套仅1000吨),产率低、氯化氢等回收利用率低等关键技术难题,,对提高我国三氯硅烷生产技术水平,为我多晶硅的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技术已转让到潜江喜人化工有限公司、广州吉必盛有限公司、河北冀中能源有限公司、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

本技术已申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三氯氢硅的生产方法及其制备”(200810044475.5)、“三氯氢硅的生产过程中四氯化硅的回收利用方法”(200810044476.X)、“三氯氢硅生产中尾气的回收利用方法”(ZL200810044477.4已获授权)。

   (6)生产多晶硅副产物四氯化硅的综合利用技术

     在生产多晶硅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四氯化硅,如果四氯化硅得不到妥善处理,将会极大的制约多晶硅产业的发展。为解决四氯化硅的出路问题,“中心”开发了用四氯化硅生产气相法白炭黑和正硅酸乙/甲酯两种技术。气相法白炭黑是生产硅橡胶、涂料及聚酯行业的重要添加剂,正硅酸乙/甲酯可用于耐热涂料,硅树脂以及精密铸造粘结剂等。

“中心”依托该技术为乐山吉必盛有限公司、乐山科立鑫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徐州市天成氯碱化工有限公司、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设计了多套千吨级气相白炭黑或正硅酸乙/甲酯生产线。